秦岭北麓,渭水之滨,一片被山水滋养的沃土孕育出被誉为 “果中之王” 的周至猕猴桃。这里不仅是全球最大的猕猴桃生产基地,更以其悠久的种植历史、卓越的品质和全产业链的创新发展,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猕猴桃产业的标杆。
一、得天独厚的地理馈赠
周至县地处北纬 33°42′至 34°14′之间,秦岭北麓的独特地理环境为猕猴桃生长提供了完美条件。年均 13.2℃的气温、1994 小时的充足日照、826.7 毫米的降水量,以及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,共同构建了猕猴桃的 “黄金生长带”。这里三分之二的面积被森林覆盖,黑河、田峪河等水系纵横,形成天然的生态屏障,使得周至猕猴桃在生长过程中极少受到病虫害侵袭,成为名副其实的 “绿色果实”。二、千年传承的种植传奇
周至猕猴桃的栽培历史可追溯至唐代,诗人岑参笔下 “中庭井栏上,一架猕猴桃” 的诗句,印证了这片土地与猕猴桃的千年渊源。20 世纪 70 年代末,周至园艺站技术人员深入秦岭采集野生种质资源,成功培育出 “秦美”“翠香” 等本土优良品种,开启了规模化种植的新篇章。历经 40 余年发展,全县种植面积达 43.2 万亩,占全球 18%、全国 25%,年产鲜果 59 万吨,综合产值突破 90 亿元,果农人均年收入超 2.15 万元,成为县域经济的核心支柱。三、多元品类的味觉盛宴
周至猕猴桃以丰富的品种矩阵满足全球味蕾需求。翠香作为早熟代表,果肉翠绿如翡翠,酸甜比完美平衡,可溶性固形物达 17% 以上,9 月上旬成熟恰逢中秋国庆双节,成为节日市场的宠儿;徐香则以浓郁果香著称,果肉细腻多汁,可溶性固形物高达 19.8%,常温下可存放 30 天,远销俄罗斯、加拿大等 26 个国家;海沃德作为晚熟经典,果型端正、耐储性强,维生素 C 含量达 100-420 毫克 / 百克,是欧美市场的 “硬通货”。此外,自主选育的瑞玉“金福” 等新品种,以抗病抗逆、耐储耐运的特性,进一步巩固了周至在全球猕猴桃育种领域的领先地位。
四、科技赋能的品质革命
从田间到舌尖,科技贯穿周至猕猴桃全生命周期。全县建立 10 个科创平台,引进中国 — 新西兰联合实验室等国际资源,首创猕猴桃即食技术,开发出 “双砧木营养钵” 育苗、动态大帐气调保鲜等核心技术,优果率突破 90%西安市周至县人民政府。数字溯源系统为每颗果实生成专属 “身份证”,实现从种植到销售的全程可追溯;智能化分选线通过 360 度扫描,精准筛选出大小、甜度、果型一致的精品果,确保消费者每一口都能品尝到极致风味。五、全链融合的产业生态
周至猕猴桃产业已形成 “种植 - 贮藏 - 加工 - 销售” 的完整闭环。全县建成 2680 座冷库,贮藏能力达 40 万吨,可调节鲜果上市周期至全年;26 家深加工企业开发出果干、果酒、果酱等十余种产品,其中 “亿慧” 牌猕猴桃凉果通过 HACCP 和 ISO9001 认证,远销欧美及东南亚市场。电商领域更是异军突起,京东、阿里巴巴等平台深度合作,2023 年电商交易额达 60.96 亿元,“周一村” 等专业村通过直播带货成为 “淘宝第一村”。从果园到餐桌,周至猕猴桃构建起覆盖全球的 “甜蜜网络”。六、文化赋能的乡村振兴
猕猴桃不仅是经济作物,更成为周至文化的重要符号。每年 9 月至 10 月,全县举办猕猴桃文化节,游客可参与采摘体验、猕猴桃宴品鉴、主题皮影戏等活动,感受 “猕香四溢” 的乡村魅力。猕猴桃主题民宿、文创店的兴起,将产业与文旅深度融合,带动周边 32 万群众融入产业链,形成 “一业兴、百业旺” 的生动局面。七、走向世界的品质承诺
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,周至猕猴桃连续十年蝉联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首,2024 年品牌价值达 69.78 亿元。从秦岭脚下到全球餐桌,周至猕猴桃以 “果形端正、果肉翠绿、酸甜适口” 的品质承诺,赢得欧盟有机认证、GAP 认证等国际认可,成为 “一带一路” 上的 “甜蜜使者”西安市周至县人民政府。每一颗周至猕猴桃,都是自然馈赠、科技匠心与人文情怀的结晶,诉说着中国现代农业的振兴故事。
从盛唐庭院的一架藤蔓,到全球市场的甜蜜传奇,周至猕猴桃用千年时光沉淀出独特的 “中国味道”。这片土地上的果农们,正以科技为笔、以生态为墨,在 43.2 万亩果园里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壮美篇章,让小小的猕猴桃成为连接世界的 “金色纽带”。
免责声明:部分文章来自互联网,仅用于学习,如有不妥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删除。
扫描关注猕猴桃微信公众号1
微信公众号码:sldmht
微信公众号名称:十里地猕猴桃
猜您也喜欢的: |
下一篇:周至县徐香猕猴桃批发销售
上一篇:返回列表
本文地址::http://www.029mht.com/news/hyxw/2025-09-13/13962.html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