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16-08-10  来源:中国猕猴桃论坛  作者:中国猕猴桃

   8月5日,石笋山第五届七夕旅游文化节暨第四届红心猕猴桃釆果节正式开幕,吸引不少游客前往欢度七夕佳节,体验采果乐趣。近年来,这座“西部情山”看准重庆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猕猴桃市场相对空白的商机,依托当地适宜的地理气候环境,大力发展猕猴桃产业,并以企业主导、江津区和永川区政府联合服务的方式,逐步打造成为三产融合的致富金山,带动当地人增收致富。

  工人变做小老板 承包制实现更精细化管理 由于今年气候适宜,石笋山的红心猕猴桃比往年早熟半个月左右,且产量预计达到30万斤,比去年增长近18万斤。 为丰收感到喜悦的不仅仅只有石笋山生态农业园区的老板,还有江津朱杨镇板桥社区云坪二社的村民戴德高,因为他是园区内果林的“小老板”。 2015年以前,戴德高在重庆的工地打工,跟着包工头承接修筑隧道、公路等工程。由于每年承接工程的情况都不一样,戴德高每年的收入并不固定。2014年,戴德高大概赚了5、6万元。 2015年,戴德高回到老家朱杨镇,到石笋山生态农业园区里打工。吸引他的并不是园区每天60元的工资,而是园区的果林承包制。 石笋山生态农业园区从2013年试点果林承包制,2015年3月起正式推行。 据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,通过考查园区内的工人,园区会挑选有管理能力的工人当承包人,把果林承包给他们管理。 虽说是承包,但园区采取“承包人脑力管理,园区售后算账”的方式,极大地降低承包人的负担。 一开始,园区就为承包人提供种植果树的土地和树苗,种植过程中的肥料、灌溉等费用全部统一由园区出资,甚至连承包人雇用工人的工资也由园区先垫付。等到果林收获后,承包人把果子卖给园区。此前种植过程中花费的费用,统一在这里扣除。 整个过程中,承包人按照园区技术员的指导开展种植,但雇用工人、监督工人工作以保证种植的效率则由承包人自行管理。 “管理得好不好,会直接影响到果林最后的产量。”园区负责人告诉记者,推行承包制实际上是实现更精细化的管理,一方面提高了工人工作的积极性,另一方面管理效果也有明显改善。

  收入方式多样化 实现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对于种植户来说,最难解决的还是销售问题。现在园区统一收购承包人的果子,再进行统一销售,完全打消承包人的后顾之忧。 除了将果子卖给园区这部分收入外,园区还推行分红制。承包人承包果林的产量如果超出园区当年制定的标准产量,超出的部分还会获得销售分红。这样能通过增加承包人的收入方式,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。 戴德高告诉记者,今年整个园区的猕猴桃都大丰收,扣除肥料、工人工资等费用后,自己今年至少能赚7、8万元,比以往在工地打工的收入增长近3万元。 目前,在园区像戴德高这样的承包人有4位,其中一位是园区的技术员。 戴德高向记者透露,园区规定,承包人在雇用工人时必须首先满足当地农民的需求。“现在在园区里打工的人大多数是当地5、60岁的人。他们既不愿意,也没有能力再到外面去打工。在园区里打工每天工资60元,工作时间8小时。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一份很不错的工作。”整个园区工人最多的时候有200多人。 除了在园区打工,当地的农民还把自家闲置的耕地以每亩每年400元流转给园区。近年来,当地基本形成以土地租金、就近务工薪金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增收致富新渠道。 据江津朱杨镇党委书记粟泽祥介绍,2015年,石笋山生态农业园区带动周边3个村近1000户农户增收5000元。

  “泥砖匠”衣锦还乡 建立三产融合生态农业园区 带领戴德高这些承包人和当地工人农民走上致富之路的,是石笋山生态农业园区的董事长蔡家泽。 2011年夏天,出身“泥砖匠”的蔡家泽在外拼搏30年后衣锦还乡。回家时,他发现石笋山上有人在种植猕猴桃,但当时的企业主碍于资金、技术、销售等问题,发展一直没有起色。 蔡家泽通过走访了解到,猕猴桃种植在当时的重庆,乃至整个西南地区并不是很多,这块相对空白的市场让他觉得大有可为。而且石笋山平均海拔约700米,全年平均气温19.2℃,十分适宜种植猕猴桃。 次年7月初,一心建设家乡的蔡家泽接下石笋山项目,并开始发展猕猴桃产业。为了种好猕猴桃,他先后到四川、陕西等地的猕猴桃之乡考察,并邀请专家到石笋山上测评、指导。 经过四年的发展,石笋山上除了建立起2000亩红心猕猴桃园,还有2000亩有机茶园、1000亩四季果园、1000亩花卉苗木种植基地和300头养殖规模的梅花鹿养殖场,一个生态农业园区已然成型。 在开始投资石笋山时,蔡家泽思路很清晰:背靠石笋山的旅游资源优势,发展观光农业。因此,蔡家泽不仅建立红心猕猴桃园、有机茶园等,还投资近2亿元,兴修、硬化石笋山周边道路,开通石笋山旅游班车,修筑观光长城、度假酒店等设施。 另外,石笋山生态农业园区正在建造猕猴桃酒加工厂、鹿茸血酒加工厂和茶叶加工厂等,对产品进行深加工。这样一方面可以延长产业链,提升产品产值,另一方面也解决产品产量过剩的问题。 目前,园区以生态农业为载体,情山文化为核心,逐步形成产、加、销、游的新型产业模式。

  双星拱月 企业主导、两区政府联合服务 “蔡家泽投资的规模较大,一开始投资近2000万。他不像很多企业主那样,投资前先找政府要政策、要资金,很多事情都是自己先干。”在粟泽祥眼中,蔡家泽是个实干家。 粟泽祥表示,蔡家泽发展石笋山有个人的想法和规划,因此朱杨镇政府采取企业主导,政府服务的方式。同时,以镇为支撑,争取区级层面对石笋山发展的支持。 一方面,政府会给园区交通道路、水利、林业和农业综合开发等基础设施项目补贴,另一方面,政府会为园区提供技术服务和政策解读服务等。 另外,园区在土地流转过程中,政府主动派干部到社区进行宣传,给当地人做思想工作。在销售方面,政府把石笋山红心猕猴桃作为当地特色产品对外推广,还帮助园区拓宽网上和大型超市的销售渠道。目前,政府还大力推动石笋山景区申请成为国家3A级景区。 推动石笋山的发展,不只有朱杨镇在努力。

  石笋山位于重庆江津区朱杨镇和永川区何埂镇交界处,距江津市区34公里,距永川市区29公里。如何联合两区政府共同、协调运作,成为石笋山健康发展的关键。 2012年6月,朱杨镇党委政府就开始与何埂镇签订石笋山景区合作共建协议。2015年11月,江津区、永川区联合召集相关专家、部门负责人讨论通过石笋山生态农业园区的详细规划,采用边界共建的方式发展石笋山。 8月5日,石笋山第五届七夕旅游文化节暨第四届红心猕猴桃釆果节开幕,江津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许荣生,江津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吴晓琳,江津区政协副主席李远杰、欧应刚,永川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杨华,永川区政协副主席马玉平、罗朝友、钟代华等均有出席。 粟泽祥表示,这是两区再次牵手推动石笋山发展的明证。通过这种方式,两区打破过去边界之间各自为政、画地为牢、资源浪费的局面,搭建双方交流合作的“桥梁”,发挥双边组织、政策、环境等优势,实现石笋山旅游“抱团”发展。

免责声明:部分文章来自互联网,仅用于学习,如有不妥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删除。


扫描关注猕猴桃微信公众号1
微信公众号码:sldmht
微信公众号名称:十里地猕猴桃

猕猴桃网029mht.com
猜您也喜欢的:

下一篇:云南腾冲新华乡200户群众到陇川考察红心猕猴桃产业

上一篇:曲靖农校办班培训蓝莓猕猴桃种植能手

本文地址::http://www.029mht.com/news/hyxw/2016-08-10/3356.html

本文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