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招补偿政策温暖农村学生

  • 内容
  • 评论
  • 相关

教育部近日表示,目前全国农村子弟考入重点高校的比例仍然偏低。为此,今年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的计划将扩大,要使这一比例增加8.6%。

重点高校扩大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的比例,有利于纠偏农村学子放弃高考的无奈举动,从国家制度层面为农村学生捍卫教育的公平、公正。

高考作为国家选拔人才的手段,被赋予社会公平、公正的期望。但近年来,农村学生放弃高考的现象越发突出,这不能不令人担忧。教育部学生司的官员指出,农村考生报名、录取占相应总数的比例,均未达到同期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自然比例;农村考生的高考录取率,也从未达到同年的总录取率水平。

虽然我们坚信“读书能改变命运”,但对农村的贫困学生来讲,读书始终是一个艰难的选择。

一方面由于教育优势资源往往集中在城市,造成农村家庭面临着择校等压力,而且某些读书致贫的现实也致使很多的农村学生放弃求知求学;另一方面,即使考上大学,一些农村学生也交不起学费。现如今在大学生就业难的环境之下,“读书无用论”逼迫农村学生选择弃考,选择外出务工,因为谋生比高考更为重要。

纯朴的农民及其孩子或许在乎眼前的既得利益,打工挣钱是一种现实的选择,因为教育的投入是一种高昂的代价,而且风险性很大,或许难以改变家庭的命运。在现实面前,农村学生放弃高考,其实是放弃受教育的权利与机会,只能让农村失去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支撑。

重点高校扩大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的比例,是一种政策修补机制,遵循差异化的原则,即城乡之间、发达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区别对待,恰恰是对教育公平、公正的有力捍卫。这一举措能为农村学生释放出积极向上、实现梦想的活力和动力。

但是,好政策必须要好好执行,因而需要相关操作程序的细化,使之在公开、透明中得到落实,应当在监管机制方面考虑得更为周全,预防权力、利益集团的干预,使好政策执行起来走了样、变了味,让农村的学生“伤不起”。

当然,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只是权宜之计,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,国家对农村教育投入力度只能加大,以极大的努力消除教育的城乡差距,让农村学生也能享受到公平、优质的教育资源。


扫描关注猕猴桃微信公众号1
微信公众号码:sldmht
微信公众号名称:十里地猕猴桃